羽毛球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21分。当比分达到20平时,需领先2分才能获胜;若战至29平,先得30分者胜。这个规则让比赛充满悬念——记得2016年里约奥运男单决赛,谌龙与李宗伟的决胜局就曾打到27-25! 单打和双打的发球区划分完全不同:单打发球区是窄长型,而双打则使用宽短型。发球时,球拍必须指向下方,击球点不能超过1.15米——这也就是为什么专业选手都习惯蹲低发球。我当裁判时,最常遇到业余选手因"过腰发球"被判犯规的案例。 采用"每球得分制"后,羽毛球比赛的节奏明显加快。但有个特例:当主裁判认为选手故意拖延比赛(比如反复擦汗、系鞋带),可以直接判罚1分。去年全英公开赛就出现过选手因多次拖延被罚分的争议事件。 国际羽联对球拍有严格规定:总长度不超过680mm,拍框宽度不超过280mm。球线也不能装减震器以外的附加物。去年某青少年比赛就出现过选手因使用违规胶带缠拍柄被取消成绩的案例。 看完这些规则要点,下次看比赛时不妨注意下专业选手如何利用规则:比如双打发球时通过控制发球高度来限制对方进攻,或者单打选手故意放慢节奏打乱对方呼吸。这些细节才是羽毛球最迷人的战术博弈。羽毛球比赛的基本框架
发球区的那些讲究
容易忽略的冷知识
得分规则的精妙之处
"双打比赛中最容易混淆的是站位轮转规则,很多业余组合会忘记发球方的站位要根据得分奇偶数变化。"——国家级裁判员张教练
装备规定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