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力与替补差距明显
当看到市足校的首发阵容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冲甲没戏了,或者说市足校根本没想冲甲。但同时我也来了兴趣,因为这是我关注这支球队以来,球队首次以替补阵容迎战实力明显强于自己球队,由于之前没机会看到,所以非常渴望通过这场比赛来检验一下主力队员与替补队员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不过现实却啪啪打脸。过程跟比分一样,完全被对手碾压,即便是排出一套注重防守的三中卫阵型,依旧是漏洞百出。
首先来谈一下门将,腿部力量不足,大脚球开不远;心理素质不过关,能把球传给对手;观察力不够,传给队友刀山球,导致后腰背身拿球根本无法转身,还何谈组织进攻。再来说说后卫线,按理说三名中卫等于在防线上加了一道锁,但是开场5分钟左右就因为漏人连丢两球,分明就是只看球不看人以及位置感差的表现,其它方面都不用多说;两侧的边翼卫算是主力和轮换主力了,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总体来看能力要比替补队员强一些,不过我还是想指出一点,作为一名边路球员,不光要看球在哪,还要多多观察对方的后卫线在哪,不要总处在越位的位置上。中前场方面,焦丽和张金凤的表现比较稳定,据我的观察她俩较去年相比都有明显进步,尤其是焦丽,攻防两端都能看到身影,每球必争的态度值得肯定;刘锦凤就不用多说了,球队的核心,踢球思路清晰,是队内最会踢球的一名队员。
我得到的结论是:主力与替补之间差距明显。
二,轮换阵容打实力悬殊的比赛有锻炼价值吗
说实在的,用轮换阵容去打季军争夺战,争夺一个未必能拿到的甲乙附加赛名额,我个人是无感的,因为在我看来这支球队还不具备立足女甲的实力,与其在女甲被对手碾压,倒不如在女乙跟实力相当的球队打比赛来得更有意义。在我看来,毫无还手之力的比赛是没有什么锻炼价值的。
就拿这场三、四名的决赛来说吧,本身市足校全主力就踢不赢北师大女足,之前曾以两个0比3落败,可是张导却偏偏在这场比赛派上大量的替补队员首发出战,以至于开场就被对手按着摩擦,我不禁想问:
上半场比赛练的是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当然,如果是为了让更多的替补队员都能感受一下女乙联赛的氛围,体验一下与强队过招的感觉,这种善意的初衷我是能够理解的。可是理解归理解,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弱队打强队没问题,可以向对手学习,但若是被按着打,毫无还无还手之力,那就没什么太大的价值了吧。
三、体能储备需要进一步加强
抛开技战术不谈,市足校的体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并且也不分主力和替补,是大多数队员都存在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练得还不够刻苦。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对标一下辽宁沈北禾丰女足,人家除庞丰月等老将外,平均年纪仅有17岁,但是在赛场上展现出来的能力却非常出色,体能明显要优于市足校的队员,她们看起来更像是一支职业的球队。
如果说足球是一项需要有天赋才能踢好的运动,那么体能还需要天赋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